2月26日,在郎溪县飞鲤镇王村村江村小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,只见挖掘机、装载机与运输车辆往来穿梭,工人们正齐心协力抢抓晴好天气开展土地平整、沟渠硬化和桥涵修筑等作业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“提标整治的多为‘巴掌田’,耕种起来费时费力,收成又低。”飞鲤镇农业农村发展办公室主任蒋伟介绍,整个飞鲤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为0.75万亩,涉及全镇三个行政村。项目建成后,零碎田块得以整合,变成“田成方、路成网、渠相通”的良田,为农业机械化、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。
备好良田稳“耕”基、促丰产。2024年,郎溪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总面积达1万亩,分布在飞鲤镇和姚村镇,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、土壤改良、排灌设施及田间道路建设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。
“去年11月份入场施工,整个项目的土地平整工作去年底完成。为了不耽误耕种,目前正在利用好天气开展灌溉渠、田间道路等施工,整体进度超85%。”郎溪县农业农村局项目管理股负责人夏伟光介绍,两个镇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各项工程将于4月底全部完成,按期交付村民耕种。
在飞鲤镇三溪村锦农农业服务部,工作人员正忙着检查喷灌设备,对大棚进行新年覆膜作业,为即将到来的再生稻育秧作准备。“3月上旬,再生稻的播种育秧工作就要开始了。你看看,这都是大户下的订单。”从去年底开始,服务部负责人徐金林就不间断收到周边乡镇种植户的订单,预告着新一年的忙碌开始了。
为了做好今年春耕备耕工作,连日来,飞鲤镇在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,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,主动为农民提供种子选择、化肥使用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建议。
“整好田更要种好田,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,我们通过保障农资供应、加强技术指导、推广先进设备等措施,有信心确保今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,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。”飞鲤镇副镇长李俊表示。(记者 张敬波 通讯员 余克俭)